[導語]:2022年上半年隨著保供穩價政策持續穩定推進,終端電廠庫存水平明顯提升,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間用煤安全,截至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存煤1.7億噸,同比增加近6000萬噸,可用26天,保持較高水平,其中三西地區作為煤炭主產區,在增產擴能及保供方面貢獻最大。 1 2022年煤炭保供穩價政策梳理 2021年因發電企業用煤成本較高,發電持續虧損,全國部分區域出現“拉閘限電”、“錯峰用電”等情況,為穩定工業及民生用電安全,平衡煤電協調發展,2022年國務院要求通過優化政策、強化協調、安全有序釋放先進煤炭產能等舉措,決不允許出現拉閘限電。 2022年上半年國家涉煤政策匯總如下:
2 煤炭主產區增產擴能情況分析 2022年上半年在保供政策引導下,煤炭供應量持續穩定增長,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22年1-5月全國原煤產量18.14億噸,同比增加1.93億噸,增幅達10.4%。其中山西、陜西、內蒙古三省煤炭產量占據全國煤炭產量的75%以上,且基于三省發達的交通網絡,成為國內煤炭增產保供的主力軍,2022年1-5月,晉陜蒙三地產量同比增產1.45億噸,占同期國內新增總產量的74.9%。同時新疆的煤炭供給能力也在增強,1-5月累計產量同比增加3,566萬噸,占同期國內新增產量的18.4%。但因新疆與煤炭主要消費地距離較遠,運輸配套方面有待完善,因此新疆地區的保供地位仍有提升空間。
具體來看: 山西。2022年1-5月份,山西省累計生產煤炭5.34億噸,產量同比增加5700萬噸,預計2022年將比2021年增加煤炭產量1.07億噸,全年達到13億噸,同時力爭2023年比2022年再增加煤炭產量5000萬噸,全年達到13.5億噸。山西年度煤炭外調量達60%,2022年保障廣東、浙江、福建等9個省市區的電煤保供需求,涉及電煤總量約4770萬。 內蒙古:今年以來,隨全區原煤保供增產政策持續推進,原煤保供穩價成效顯著。1-5月,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煤產量為4.89億噸,同比增長15.2%,增速較1-4月份加快0.6個百分點。其中,5月份全區原煤產量9748.1萬噸,日均產量314.5萬噸。這是去年10月份以來,內蒙古連續8個月原煤日均產量突破300萬噸。內蒙古承擔著全國25-30%左右的煤炭供應份,2022年將為廣東、浙江、江蘇、遼寧等省份4540萬噸電煤保供任務。 陜西。2022年1-5月,陜西省落實煤炭保供穩價任務,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30155.14萬噸,同比增長6.1%,增速較上月加快0.3個百分點。其中,5月原煤產量6442.27萬噸,同比增長8.8%,增速較上月加快4.0個百分點。2022年陜西將為廣東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9省承擔電煤應急保供任務,涉及電煤總量為3370萬噸。
整體來看,在保供穩價政策持續發力下,今年以來,電廠燃煤需求得到有效保障,7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上半年經濟形勢媒體吹風會上表示,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存煤1.7億噸,同比增加近6000萬噸,可用26天,保持較高水平,確保迎峰度夏期間的用煤安全。 綜上所述,2022年上半年煤炭市場保供穩價政策效果明顯,晉陜蒙三省作為煤炭主產區積極執行政策要求,為煤炭市場保供穩價做出較大貢獻。 |